又逢端午,国人对于节日的仪式感,总是在细微处见真著。
(相关资料图)
小小的一粒粽、一条五彩绳、一饮杯中酒、一场龙舟赛……这些风俗习惯一点点堆叠,成为节日里的仪式感,生活因此在平淡中浓烈有味。
而这些看似微小的习俗,实则已有上千年的历史。从历史中走来,我
们看到古人的人生哲学与生活品味。
秦汉,一场时令风俗大赏
关于端午的起源有许多说法,最常见的是纪念屈原,又有是吴越民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之说,或是作为“恶日”驱邪避恶之日、作为夏至的时令说法。
在这些起源说里,体现着古人对端午的庄重感。
端午,唤醒了人们的民族精神。闻一多先生在《端午考》中提到:古代吴越民族以龙为图腾,每年五月五日会举行图腾祭。其中一项活动便是在急鼓声中刻画龙形的独木舟,在水面上作竞渡的游戏。这就是竞渡习俗的由来。
在饮食上,端午正值仲夏,人们用米制成凉食,用菰芦叶包裹煮熟晾凉食用,以此来清热降火。这不,名为“角黍”的粽子就诞生了,作为夏日时令食品出现在餐桌上。
图:《端阳故事册之裹角黍》
服饰方面,人们除了会换上轻薄凉爽的夏衣,还会用青、红、白、黑、黄五种彩线编成“五色缕”系在手臂上,寓意吉祥。
竞渡、吃粽、戴五彩绳,此时的端午带着祈福之意,这些风俗不断迭代,无形中影响了后世几千年的传统习俗。
魏晋南北朝,娱乐氛围浓厚的五月五
到了魏晋时期,以端午祈福的观念渐渐弱化,民间娱乐活动兴起。除了龙舟竞渡,还增加了玩鸟、训鸲鹆等娱乐活动。
图:《端阳故事册之养鸲鹆》
当然,龙舟竞渡还是节日里的头等大事。《荆楚岁时记》记载:“舸舟取其轻利,谓之飞凫。一自为水军,一自为水马,州将及土人悉临水而观之。”岸边万人齐观,江上名为“飞凫”“水军”“水马”的龙舟竞相划行,一片盛况。
这个时期的人们爱饮酒、崇尚饮酒。“竹林七贤”的刘伶在《酒德颂》里写道:“止则操卮执觚,动则挈榼提壶,唯酒是务,焉知其余”,即:休息时端着酒杯,走动时提着酒壶,喝酒可是重要的事情。在端午这样的节日里,自是少不了美酒,人们饮用性温味辛的菖蒲酒。端午饮酒的习俗也从此刻开始普及。
隋唐至宋朝,节日里的精致生活
梦回唐朝,这个奢华、富裕、朝气的朝代怎不令人向往呢?它绚烂了1400余年 ,改变了很多、也留下了很多。
唐朝,“端午”之名正式确定,并有了法定假日;
龙舟竞渡在此时正名为竞技活动,而非祈福活动;
“四时花竞巧,九子粽争新”,唐玄宗钦定粽子为端午食品;
赠扇、赐带、赐衣、赐百索……节日互赠礼物的习俗流行,各朝代乃至现在依旧沿袭了这节日之礼;
美味佳肴,琼浆玉液,饮酒为乐,唐人是会享受的。
图:《龙舟竞渡图》
来到风雅宋朝,懂生活的宋人在吃上很有讲究。光是端午粽子就花样繁多:角粽、锥粽、茭粽、筒粽、秤锤粽、九子粽等。也难怪美食家
苏东坡在吃到好吃的粽子时会赞叹“浅线轻缠红玉臂,小符斜挂绿云鬟”“时于粽里见杨梅”。粽子不仅好吃,花样还多啊!
明清,规模盛大的全民节日
此时的端午,在沿袭前朝习俗的基础上,节日氛围更为浓厚。龙舟竞渡空前盛大,竞渡从四月八日持续到五月二十八,船只、船上旌旗罗伞、船桨和船夫服饰色彩斑斓,设定赛龙场、比赛路线、起点终点,
竞渡的仪式和花样更繁复,娱乐性和表演性更强。
图:《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之五月竞舟》
这时的饮酒风气极为盛行。因酿酒技术的成熟,酒不仅是端午这样的节日、更是日常生活的饮品。除了菖蒲酒、艾酒,一些成熟的酿酒作坊已经开始酿造大曲酒。
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,端午习俗随自然变化、在社会发展中不断进化,保留下那些看似微小的、实则伟大的文化符号。2006年,端午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无论是一口粽子的软糯、还是一杯酒的浓香,这些味觉记忆、文化符号都在端午这天被唤醒,让我们停下来去品味历史、感受文化的魅力。
停下来,去品味。品味历史的味道,品味时间酿就的浓香。在端午这样的传统节日里,一杯酒承载着和与礼。酒文化与传统文化相融,共同描绘出我们对节日的祈盼,对文化的传承。在这杯国窖1573的浓香味道里,举杯时是节日团聚的和,品味间是传统节日的礼。这也是450年时光酿造的味觉记忆。
而这背后,是历经699年、24代传承人传承着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,以酿造浓香美酒的初心、以精益求精的态度、以口传心悟的方式,成就的浓香味道。这一技艺,也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节日中的仪式感,在细微处见文化底蕴。而对于文化的传承并不是复制,而是活化。国窖1573背后承载的是千年的白酒文化、是百年的传统白酒酿制技艺、是人们对品质生活的美好追求。
粽情品味间,仪式感添满。端午佳节,购国窖1573,赢现金大礼。
即日起至2023年10月31日,凡消费者购买国窖1573经典装(38度国窖1573/52度国窖1573),打开微信“扫一扫”,扫描瓶盖内二维码就有机会获得万元现金红包,超高中奖率等你来领!
端午,以一杯国窖1573,承敬传统文化魅力,粽情品味浓香风味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