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资料图】
施秉一中
课间操跳起非遗舞蹈
本报讯 (通讯员 张庭慧 记者 罗秋红)在施秉县第一中学的大课间,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,跳起了融入踩鼓舞、板凳舞的课间操,民族文化氛围十足,成为课间一道亮丽的民族文化风景线。
施秉县充分利用学校大课间时间,以跑操+苗族踩鼓舞、板凳舞的方式推进民族非遗文化进校园,陶冶和激发学生爱国情感,提高学生素质,促进优秀民族文化传承。
施秉苗族踩鼓舞、板凳舞于2009年9月被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为保护和传承苗族优秀文化,施秉县第一中学在县网联会及志娟舞蹈中心的指导下,将踩鼓舞、板凳舞改编加入课间操,将非遗文化融入校园,融入青少年的校园生活中,这让该县的非遗传承又增加了新的形式。
推广民族舞蹈课间操是施秉县第一中学实施素质教育、完善课程管理、促进学生成才的一个探索,是对优秀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可行性研究进行的一次尝试,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民族情感,对传承弘扬民族文化,构建学生健康人格,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施秉一中校长杨彦说:“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特点,把踩鼓舞、板凳舞编成课间操,高一级部18个班级1000余名学生共同舞蹈,既丰富了学生的课间活动,又锻炼了身体、增强了民族自信心,而且苗族特有的非遗文化也得到了传承。”
施秉一中高一年级学生罗旭说:“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在单一的跑操基础上增加了踩鼓舞、板凳舞,让我学到了民族舞蹈,同时了解了我们的苗族文化,也锻炼了身体,我和同学都很喜欢这样的大课间。”
标签: